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菜单分类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19,603       发布人: 长江文化


5.1

    两湖平原    

5.1.1
    江汉平原    

        长江出三峡,过宜昌以后,浩浩荡荡流经我国的中部地区。它在宜昌、岳阳、武汉、九江、南京等地,一共拐了五个大弯,流过了1847公里的路程(中游即宜昌到江西的湖口,长1000公里;下游即湖口到入海口,长847公里),注入太平洋。西起宜昌,东到上海的长江两岸,分布着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宽狭不等的低平原,总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或者简称长江平原。(图70)

图70    长江中下游平原

它的总面积约有2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平原的位置,大致在宜昌以东,桐柏山、大别山和淮阳山地以南,江南丘陵以北。平原的南面和北面与低山丘陵犬牙交错,它的边界和形状都很不规则。在地理上,它又可以划分为四个大平原,自西向东有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两湖平原分布在湖北省中南部的叫江汉平原。(图71)

图71    江汉平原

湖北省西、北、东三面为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抱,唯南面向洞庭湖平原敞开,中部为江汉平原。整个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下的向南敞开的不完整大湖盆地。它属于长江中下游盆地或两湖盆地的一部分。盆地西面由长江三峡谷地与四川盆地相通,东面通过鄂东沿江平原与长江下游平原相连,北面以襄阳盆地与河南省的南阳盆地相接,向称南襄夹道,自古是南北交通要道。
        江汉平原西起枝江,东抵武汉,北自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约3万多平方公里,因地跨长江与汉江而得名。长江以洞庭湖为尾闾,形成一个荆江三角洲;汉水出钟祥山峡之后,河道分汊,也呈放射状河系地形,形成一个汉水三角洲,把长江迫向南迁,大致形成汉水三角洲的边界。整个平原,除边缘分布在海拔约50米的平缓岗地和100米以下的低丘外,大部分海拔多在50米左右,其地势大致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海拔约35米,至东南部降至25米以下。地面坡度多在1—3度以内。长江自高原峡谷中走来,奔放在茫茫原野之上。极目远眺,天宽地阔。1956年6月,毛泽东同志到武汉视察,曾畅游长江,留下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著名词句。
        江汉平原传说就是古代的云梦大泽所在,长江、汉水都流入泽中。它的生成是由于这里地壳下沉。早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已经是个古湖盆,沉积了巨厚沉积物,成为今天江汉油田的基础。古湖盆经历了第三纪,到第四纪还是湖盆。现在平原还在下沉着。江汉平原是燕山运动拗陷形成的盆地,境内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第三系第层多出露在平原边缘,经长期侵蚀切割成垅岗状平原;第四系第层集中分布在平原中部,由长江和汉江及其大小支流和湖泊的近代冲积和沉积物构成,其厚度达150—300米,由边缘向中心逐渐增加。
        鄂东沿江平原亦属江湖冲积平原。它西起武汉,东抵黄梅附近,同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沿江两岸的湖泊很多,只是形态上远不及江汉平原宽阔坦荡。境内还有山间沿河冲积平原和河间低洼地,亦属于平原。
        实际上,江汉平原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内陆三角洲和广阔的冲积湖积平原复合所组成的。平原上河流纵横,河网稠密。河流多发源于周围的山地,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都比较强烈。在上游,多形成峡谷地貌,如汉江、清江、南河等上游,都形成深切峡谷地貌。河流由山地流入平原的出口处流速骤减,在山区外围形成了内陆三角洲地貌。
        江汉平原沃野千里,土层深厚、肥沃,是湖北的“粮仓”,也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图72)

图72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

        江汉平原地处我国东部腹地,表现出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过渡色彩,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都适宜发展,土地利用率极高。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棉花是本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种类很多,有大豆、芝麻、油菜和花生等。平原上水稻的播种面积很广,可一年三熟,产量很高,稻米质量精良。江汉平原棉区面积最大,单产也较高,是我国有名的高产棉区之一。每到收获季节,江汉平原棉田花絮喷放,雪白皎洁,一望无际,景色喜人。
        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湖泊众多,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图73)

图73    江汉平原灌区

长江自西而东横贯江汉平原,成为平原及湖北省河流的骨干,众多的支流发源于省境周围的山地,流向盆地中部,最后汇注长江,形成向心状水系,湖北全省的河流基本上都属于长江的一、二、三级支流。长江自重庆市巫山县进入鄂境,经黄梅县出境,长1061公里,于城陵矶纳洞庭湖水系,至汉口有汉水汇入。除长江和汉江外,省内河长5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有1193条,其中河长100公里以上的有42条,集水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众多的河流,水量丰富。除本省自产泾流量外,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江西等周边省份有大量来水。湖北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中心地带,降水量又比较充沛。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汉江从陕西进入湖北,全长1577公里(在湖北境内长878公里),为湖北第二大河流。汉江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也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巨川,习惯上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为“江、淮、河、汉”。汉江有3/4在湖北境内,最后于汉口龙王庙注入长江。其水系结构呈叶脉状,支流一般较短,两岸分布大致平衡,在湖北先后接纳金钱河、田河、堵河、丹江、南河、唐白河、蛮河等主要支流。流域内多山地,约占55%,平原占24%,丘陵占21%。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汉江干流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流,河道非常弯曲,特别是在钟祥以下,河曲发育,自古有“曲莫如汉”之说。
        清江是鄂西南山区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中游湖北省境内仅次于汉江的第二大河。它古名夷水,亦称盐水。清江干支流多流经石灰岩地区,且自然植被保存较好,植被覆盖率达52%,因江水清澈而得名。清江发源于利川市佛宝山麓,离源向东,横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于宜都县陆城镇注入长江,全长425公里,流域面积16700平方公里,呈东西向狭长形。流域内除利川、建始、恩施三个较大盆地以及河口附近有少数丘陵、平原外,其余皆为山地,为典型的山区河流。
        陆水在湖北省东南部,是长江中游南岸第二大支流。它发源于鄂、湘、赣三省交界处的幕阜山北麓,北流经崇阳、赤壁等县市,至嘉鱼县陆溪口附近注入长江,全长207公里,流域面积3847平方公里。陆水流域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上游为山地丘陵,约占流域面积的90%,下游为平原湖区。从河源到马港为上游,长约30公里,多为花岗岩组成的山地,水流湍急。马港至赤壁镇为中游。其上段因流经通城—崇阳盆地,河谷较宽,水流平缓,河漫滩广布;下段在崇阳以下,河流切穿大幕山,水利资源丰富。赤壁以下为下游,河道宽阔曲折,水流平缓。由于流域内植被保护较差,且多暴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所以在平原盆地河床显著淤高,河水易于泛滥成灾。
        长江水系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在湖北省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中,长江干流占82.5%,汉江占7.3%,清江水系占6.7%。水能电源点以大中型为主,分布集中,90%以上集中于鄂西山区。长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各大中型水电站所在的河段上,均具有建坝的良好地质条件。如长江三峡大坝所选坝址,均为坚硬的岩层,抗压强度高,河床覆盖层不厚,坝区地壳稳定,地震裂度不超过6度,库区渗漏很少。由于长江、汉江、清江等水系的雨季有先后,故各水系丰水期与枯水期有所不同,这样,各流域电站建成后,便于互相调剂补充,提高系统供电能力。
        湖北号称“千湖之省”,江汉平原上集中了湖北省绝大部分的湖泊。由于历年兴修水利和围湖造田的结果,致使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不定,其总的趋势是向少的方向发展。本世纪初,有湖泊779个,面积5960平方公里;1983年有湖泊500余个,面积为2667平方公里,缩小了将近一半,但仍不失为全国湖泊面积较大的省份。
        全省湖泊当初属于断陷构造性湖泊,以后,由于泥沙的淤积,长江、汉水及其支流内陆三角洲的发育,湖泊几经变化,在河流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大量湖泊。根据其成因,有河流遗迹湖,在长江、汉水三角洲形成过程中,网状分流被泥沙淤塞成湖,或自由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如月亮湖、西湖、大公湖等;有河间洼地湖,由于长期受河流泛滥冲积作用的影响,沿长江、汉江、东荆河等大河沿岸形成天然堤,地势较为高亢。随着江河及其两岸逐渐淤高,江河之间和岗地边缘就相对形成许多近似东西向、地势低下的湖洼地带,常年积水成湖,如洪湖、白露湖、刁汊湖等,使江汉平原具有高亢平原与湖荡平原成带状相间并列的地貌特色。有淤塞湖,在冲积平原与岗地交接地带,由于江河天然堤的发育,大量泥沙淤塞,在天然堤与岗地之间的洼地便积水成湖,如野猪湖、望天湖等;有河谷沉溺湖,因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河谷沉溺成湖,湖水深,湖岸曲折,如梁子湖、大冶湖;另外有一些人工围垦湖,该类湖泊面积较小。
        洪湖,是湖北省境内最大的淡水湖,宛如江汉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这悠扬、柔美的歌声,曾经激荡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洪湖隔江与湖南省相望,跨洪湖市、监利县,现有水面400多平方公里,水质清澈,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湖北的鱼米之乡,盛产稻谷、棉花、鲜鱼、莲藕、菱角。湖区的广大湖沼地带还是多种水禽生息繁衍的场所,尤以洪湖野鸭最为著名,它们往往密集成群。据调查,洪湖的野鸭共有18种之多,其中以青头鸭、黄鸭、中鸭、八鸭为主。每年春去冬归,冬春捕获。蒲鸭、黑鸭等已经适应洪湖地区的自然条件,在此“安家落户”,可常年猎取,全湖区常年产量在30万斤以上,超过了全省水禽产量的一半。
        洪湖,还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歌剧《洪湖赤卫队》就是歌颂洪湖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抒情史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利用洪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湖面宽广、芦苇丛生、河湖港汊交错纵横的自然环境里,开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当年,处处苇林藏勇士,滔滔湖水涌奇兵。现在,硝烟散去,天明水净,鱼跃粮丰,机声隆隆,歌声阵阵。当你站在湖边远眺时,你会为“极目疑无边”,“遥天浸白波”的壮阔景色心旷神怡。你若有幸遇到洪湖的日出和日落,那“天围湖面阔”、“轮涌水中金”的绚丽景色,更叫你心花怒放!如果初夏去看洪湖,蓝天、白云、碧水、红莲、绿荷五色缤纷,飞光流彩,天上水中,相映成趣。
        江汉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渔业区之一,水域类型多样,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水库众多,塘渠成网。江汉平原渔业生产条件优越,降水、光照和热量资源丰富,既适宜于长江流域的鱼类和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也适宜于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的地域性鱼类的养殖。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以繁殖优良的热带鱼类。湖北水域面积辽阔,可养殖水面占全国可养殖淡水水面的1/10。尤其是湖泊,其形态特征比较相近,多数湖泊水深度不大,只有1—3米,湖底平坦;湖岸线随季节而变化,汛季水位高时,汪洋一片,枯水季节则沙滩毕露,湖面萎缩几倍;湖底淤泥深厚,一般厚1—2米,水温适中,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湖中丰富的水草、浮游生物、有机质和盐类,又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与湖泊连通的长江和汉水,则输来了大批的鱼苗。这些都对水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湖北水生生物资源丰富。除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外,还有多种名贵水产品。梁子湖的特产武昌鱼(团头鲂),鄂西山谷溪涧的娃娃鱼(大鲵),江河中娇小名贵的银鱼,十分珍贵的白鳍豚,以及桂鱼、春鱼等等,都久负盛名。湖北也是我国最大的鱼苗产区,每年4—6月,亲鱼溯江而上,到宜昌一带激流中产卵,有卵随水漂浮,逐渐变成鱼苗,在沙市以下,就可以大量捕捞,用飞机、火车等多种运输工具,运送全国各地饲养。此外还有不少水生动植物,在市场上很有名。如江汉平原及鄂东南浅水湖的莲藕,新洲的莲籽,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佳品,沿江滨湖的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是养殖珍珠的优良母贝。
        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水源充沛,水利和水生资源十分丰富,但水系紊乱,每遇暴雨,地表滞水不畅,涝渍灾害十分频繁和严重,“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历史上长江泛滥成灾,最主要的是江汉平原地区的洪水灾害。长江闯过三峡,挤出南津关,涌向枝城,降落到两湖低平原。这种高山与平原分明的地理形势,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的城陵矶,通称荆江,全长约350公里。其中又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上荆江堪称“地上悬河”,下荆江亦是“九曲回肠”。下荆江两端的直线距离只有80公里,而全部水程约长240公里,自由河曲极为发育。根据航空照片判读,西端河曲带宽度达20公里,东端河曲带宽度可达40公里。所以河道变化十分频繁而迅速。荆江以自然截弯取直的演变为特征,在平原上,由于河曲不断发育,主流冲刷凹岸,使河曲颈部不断缩小至冲决,原有弯曲的老河道两端被淤塞,遗留为月亮湖,形成自然截弯取直,仅百余年来就发生自然截弯10余次。河道蜿蜒曲折,左右摆动剧烈,属典型的蜿蜒型河道。
        由于荆江河道迂回曲折,水流不畅,泥沙堆积很多,使河床逐渐升高。千百年来,两岸人民不得不筑堤束水。江底年年淤积,堤防年年加高,结果长江在宜昌以下许多地段成为“半地上河”。平时,河床还在地平面以下,但到了夏秋洪水期,长江洪水位就高出两侧平原7、8米,个别地段高出10多米。每年7、8月份,长江大汛,站在沙市楼上望去,江面的船只仿佛从房顶驶过,人称“屋上飞舟”。即使在冬春两季的枯水季节,荆江的水面也高出北岸的地面。如果荆江北岸的大堤溃口,洪水居高而下,势如破竹,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包括武汉三镇)将遭受灭顶之灾,有可能毁于汪洋。浩浩江水,全靠堤防约束。一旦堤防溃决,两岸平原将尽成泽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决定在荆江南岸开辟分洪区,兴建荆江分洪工程,揭开了治理荆江水患的新的一页。荆江分洪区位于公安县东半部,与荆州、沙市隔江相望,东西宽13.55公里,南北长68公里,面积921.34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倾斜,有效蓄洪54亿立方米。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1952年4月5日全面开工,来自湘鄂两省的20万民工和10万人民解放军官兵,以惊人的气魄,冲天的干劲,科学的态度,开展劳动大竞赛,经过军民的艰苦奋战,仅用75天的时间,就胜利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毛泽东同志亲笔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总理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1954年长江流域连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发挥了巨大效益和重要作用,三次开闸分洪,有效降低了荆江水位,确保了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的安全。但几十年来,分洪区发展特别迅速,常住人口众多,目前,分洪区仍然存在着安全转移难、妥善安置难等问题。
        除分洪工程之外,又对荆江、汉江、东荆河等河堤进行整修加固,加高培厚。荆江大堤(图74)
图74    荆江大堤

是长江大堤最重要的堤段,从江陵至监利县,全长182公里,保卫着江汉平原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堤内按照“以排为主,排灌结合”的方针,开挖了大、中型排灌渠道数千公里,调整了原来比较紊乱的水系。四湖总干渠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心地带,是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四大湖排水总汇流的渠道,因此得名。它是湖北开挖疏通河道、导流入江的规模最大的工程。干渠所经地区是江汉平原最大的洼地带,湖泊众多,河网稠密,河道萎缩淤塞,宣泄不畅,水灾十分严重。总干渠工程建成后,这里已成为粮、棉、油及水产基地。并且在沿江湖口还兴建了螺山电力排灌站等一批大、中、小型电力排灌站,排灌系统初步形成。基本上做到了遇涝能排,遇旱能灌,排有出路,灌有水源。人们又利用河流本身经常发生自然取直的规律,因势利导,1968—1970年成功的实施了上车湾、中洲子等人工截弯取直工程,既增加了泄洪量,又大大缩短了航程。这些措施,增强了荆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汉江的自然特点,是上游束缚在狭窄陡峭的河谷中,水流湍急,夏季又多暴雨,洪水来势特别凶猛;中游流经低矮的丘陵地区,河床淤浅;下游流经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道非常弯曲,由于堤防束水,河道狭窄,因而洪水宣泄不畅。加上汉江的汛期又和长江相近,如果干、支流同时涨水,汉江的洪水受到长江洪水顶托,去路受阻,下游更易决堤成灾。在长江的支流中,汉江在过去算是最多灾多难的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发出汉江“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的惊叹。仅1921—1948年的18年间,两岸堤防有11年溃口,达到了“三年两溃口”的严重程度。1935年7月的一次特大洪水,汉江干堤决口14处,从光化到武汉,共有16个县、市变成一片汪洋,670多万亩耕地被淹,8万多人死亡,370多万灾民流离失所。当年汉江两岸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汉江发水浪滔天,十年就有九年淹,卖掉儿郎换把米,背上包袱走天边”,饱含着人们多少的血与泪!
        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汉江流域广大群众以防洪为中心,对汉江进行了综合治理。首先,全面整修、不断加固加高堤防。沿汉江及东荆河两岸修筑有近1000公里的堤防,现堤宽6—8米。并于1956年在下游仙桃市境内修建了杜家台分洪工程,大大增强了中下游的防洪抗灾能力。为了彻底摆脱“冬春搞岁修,夏秋要防汛,一年四季忙修堤”的被动局面,根治汉江水患和综合利用汉江水利资源,1958年开始动工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1999年又完成了武汉龙王庙工程。
        尽管江汉平原水利建设成就十分巨大,但防洪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多年来,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开发过甚,水土流失严重,每遇汛期,洪水冲入湖北低平原,给长江抗洪带来巨大压力。许多水利工程已形老化,分洪泄洪能力降低。江汉平原上湖泊都是淡水湖,和长江相通,大多具有调节江水的功能,江水涨时可以入湖,江水落时湖水入江,可算是天然的水库。提高湖区的蓄洪灌溉能力,既可起到分洪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湖区的高产稳产。但多年来,过度围垦湖泊,不仅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而且低湖田投入大,产量低,得不偿失。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沿江两岸众多湖泊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分洪作用,而且倒灌入江,洪水全数压入长江干流,使长江险情不断。现实给了人们严重的教训,适当退田还湖,恢复湖区的生态平衡,排解长江干流洪水压力。只有兴修水利与保护生态平衡双管齐下,才可从根本上杜绝水患。
 
5.1.2
    洞庭湖平原    

        两湖平原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是洞庭湖平原。著名的洞庭湖,就位于荆江南岸的湖南省境内,湖南省也因位于该湖以南而得名。(图75)

图75    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它位于长江中游,跨湘、鄂两省,面积2820平方公里。在远古时代,即大约2亿5千万年以前,洞庭湖区与湖北的江汉平原,同为雪峰山脉的陷落部分,称作“断陷湖盆”。由于这一带地势低洼,长江以及湘、资、沅、澧四水从上游流至此处后,河道迂回曲折,泥沙不断沉积,以至江水四溢,逐渐形成巨大的水乡泽国。
        洞庭湖地区原属湘北东西向构造带的一部分,亦即所谓“江南古陆”的一部分,经燕山运动形成断陷盆地,盆地内由一系列北北东向隆起和凹陷组成。第四纪以来,本区又普遍下沉,经长江及四水多年的沉积作用,逐渐形成近代的形势。一些地理学家认为,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
        洞庭湖是个积水湖,它本身是全新世的平原地面,如大通湖农场7米下即有很多石器遗址,说明当日湖还未形成。到了历史初期,才成一浅湖,但面积不大。《汉书?地理志》没有湖的记载,而四水入江地点则很明确。因此,战国以前这里还是大片沼泽平原。
        湖面扩大是在晋代以后,江陵筑堤,荆江三角洲上汊道被塞,江水南泛积聚,洞庭湖才迅速扩大。张勃著《吴录》中始有青草湖一名,这是由水浅多青草而得名的浅湖。北魏《水经注》称:“湖水广圆五百余里”,对湘、资、沅、澧四水入湖也有明确记录,并有赤沙湖、青草湖、洞庭湖等名称。 可知当时洞庭湖还是由几个湖合成的,这些湖都很浅。从地层沉积相看,在各地钻孔中,也找不到连片的大面积湖相沉积,只有小片存在,也正好说明这是个浅水湖沼地区,成群分布湖泽是存在的,但是不成大湖。
        到了唐代,出现了八百里洞庭的称号,有“周极八百里”的诗句。宋代《舆地记胜》称:“洞庭八百里”,并引《皇朝郡县志》说:“洞庭湖在巴陵县西,南连青草,亘赤沙,七八百里。” 宋、元以后,荆江各口尽塞,江水南侵,湖面扩大,但湖深变浅,湖面扩大到近900里。直到清代,在道光《洞庭湖志》中,从附图量得近6000多平方公里面积。不少田地被水淹成湖,如嘉庆《沅江县志》称:“自胜国荆江筑堤,西水南射,膏腴尽化为鱼游,田产既没,生养遂耗。”湖向南面低地泛淹,成南洞庭湖。沅、澧水道,被迫南徙。但在另一方面,清初湖底受调弦、虎渡两口长期沙淤,干季水下三角洲露出成滩,成一狭港,分湖为东、西洞庭。三湖的形成,使八百里洞庭不再是“水尽南天不见云”,而开始呈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另一番景象。此后藕池、松滋相继决口,夺河改道,大量分泄江洪,泥沙入湖量增多,淤积作用更为迅速,使湖面成陆很快,东、西洞庭大部淤平,只有南洞庭在扩大。现在,洞庭湖由于不断的淤积和人为的围垦,湖面面积只有2800平方公里,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当时面积有6600多平方公里),退居鄱阳湖之后,成为第二大淡水湖。目前,洞庭湖已大部淤平,干季呈河网形态,较大湖区只有大通湖、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及西洞庭湖,其中一些废垸成湖也不少。
        洞庭湖是个天然大水库,起着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作用。北面的荆江,当江水上涨时,就由江南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堵死)四口分流入湖,蓄纳洪水。湖南省境的湘、资、沅、澧四水先汇入湖,经调蓄后,于岳阳城陵矶流入长江。宋代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对洞庭湖地理气势生动而真实的写照。注入洞庭湖的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像一条条管道伸向湖南全境,组成庞大的洞庭湖水系,总流域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境内有高山峻岭的山地,有冈峦起伏的丘陵,有一望无垠的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著名的农耕地带。
        围绕在东、南、西洞庭湖的滨湖地区、四水河口及三口分流下游,面积约16000平方公里,有10多个县,800万亩耕地,除几座小丘陵外,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主要由河积和湖积冲积物组成。洞庭湖平原大致位于澧县、桃源、益阳、湘阴、岳阳一线以北地区,地势低平,海拔在40米以下,水系似网,湖泊星罗棋布,堤垸交错,堤高数米,垸内低平。洞庭湖平原在燕山运动早期,还处在强烈隆起剥蚀阶段。燕山晚期强大的新华夏系断陷活动,使盆地西部首先开始接受早白垩世的沉积,与此同时,汨罗断裂从一开始就卷入这一体系中,使盆地不断下沉,沉积中心逐渐向东迁移,内部也发生分化,造成不同规模的隆起与拗陷,以及一些北北东向断裂,组成典型的多字型排列。第四纪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滨湖地区形成了数级阶地。
        平旷坦荡的洞庭湖平原,不仅热量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较高,而且水域广阔,水源充足。洞庭湖平原之间的天然湖泊面积400多万亩,大小内湖600多个,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土地和水面利用潜力很大,为湖南省的理想的粮、棉、麻、水产和蚕丝的重要基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图76)

图76    鱼米之乡

滨湖地区的土地面积,约占湖南全省的1/7,每年却生产全省1/5的粮食,2/3的棉花,1/2的水产。但在历史上,这里也是水患频繁的地区。
        洞庭湖是江河之间的过水湖,起着调节洞庭湖四水和荆江四口来水的作用,来水面积大,过境水量多。由于八方来水把大量泥沙夹带入湖,泥沙随水流到哪里,就在哪里沉积,天长日久,湖底淤浅,以至出现新的陆地,洞庭湖湖面湖容日益缩减,过去“江涨湖蓄”的调节功能大为削弱,洪涝灾害威胁严重。加上洪枯水位变幅大,所谓“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呈现“霜落洞庭干”的景象。
        尤其在解放前的一段时间,地主土豪竟相围垸垦田,一围几千亩、几万亩,修堤围垸分离河道,割据洲滩,这就加剧了湖面的缩小。枯水时期洲滩毕露,芦草丛生,已失湖泊的面貌;洪水时期洲滩淹没,湖面广阔,加上大大小小的新垸围成之后,河渠交错复杂,互相顶托干扰影响水流宣泄。同时堤线绵长,险段较多,急流冲刷,风浪冲击,易形成洪灾渍灾。1935年一次大水,滨湖全部堤防垮掉90%,受灾人口300余万,37500人被洪水夺去了生命。真可谓“洞庭湖水白茫茫,烟波何处是家乡?豺狼当道灾不断,血泪盈湖染大江!”
        解放后,滨湖地区人民,围绕水利建设这一中心,按照“江湖两利,蓄泄兼备”的原则,整修加固堤防,堵支并流,联圩并垸,兴建分蓄洪区,对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整治。几十年来,共整修和新修防洪大堤几千公里;把近1000个支离破碎的堤垸合并为200多个大垸子,使紊乱的水系得到了合理的调整,也大大缩短了防洪堤线;还兴建了大通湖、民主垸、西洞庭湖、钱粮湖等蓄洪垦殖区,使防洪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修建防洪工程的同时,还大力修建排水涵闸、渠道配套工程。60年代起又进行了电力排灌站和营造高产稳产田的建设,这些工程设施,浑然一体,组成了排灌自如的水网。
        洞庭湖腹部的大通湖,本来是同湖面最宽的东洞庭湖相连的,它的水位随东洞庭湖水位而涨落,调蓄洪水的作用是比较小的。周围130个垸子的90多万亩耕地,经常受洪水和渍涝灾害的严重威胁。1949年大洪水,这里的一半垸子一片汪洋,许多人被弄得无家可归。所以,解放以后,人民政府立即作出兴建大通湖蓄洪垦殖区的决定,不到半年就竣工。平时,当外面水位低落时,把湖内水放空,腾出一大片原来的湖面用以垦殖,并改善周围垸子的防洪、排涝条件;当需要分洪时,再用来分洪,其蓄洪作用可比原来的自然蓄洪状态多4倍。这是长江的第一个蓄洪垦殖区。
        地处南洞庭湖滨的沅江、益阳、湘阴、汨罗、宁乡、望城等县,系湘、资两水的尾闾,有名的“洪水走廊”。解放前,这里水系紊乱,堤垸失修,每到汛期,江湖顶托,造成连年不断的水灾。据《益阳县志》记载,在解放前的595年中,发生过108次水灾,且有连续受灾2年、3年,甚至5年者。
        新中国成立后,对南洞庭湖进行了治理,整修了湘江和资水洪道,减少了两水的顶托干扰;修复了堤垸,堵塞了13处河口,防止洪水泛滥;还在湖区兴建了一大批电排站和其它水利工程。湖区最大的电力排灌站──永丰站,就坐落在资水之滨的民主大垸,担负着30万亩耕地和内湖的排渍任务。湘、资尾闾区的烂泥湖四周,由于临近山丘的山水没有撇开,50多万亩耕地常受水灾。70年代,湖区人民即以撇山水为主攻方向,新建了烂泥湖撇洪工程,新开撇洪干河30余公里,支河9条,使烂泥湖得到彻底根治。经过根治的南洞庭湖,洪能防,涝能排,旱能灌,农业生产日益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也都得到了飞速发展。这里除盛产粮、棉、麻外,将湖里淡水鱼类多达110多种,是著名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鱼苗的产地。浅水湖荡,到处生长着菱角和莲藕。湖滩芦苇丛中,野鸭群集。每当秋天来临,成群的野鸭从北方飞来,在芦苇丛中繁殖,在渚滩上息戏。猎人拿着装着铁砂,一铳可以打中好几只。秋天的小集镇,到处都悬卖野鸭。
        洞庭湖平原中部的安乡县,过去是有名的“三年渍两载,十年九不收”的“渍水桶”,内涝特别严重。安乡县人民在大力建设防洪排涝工程的基础上,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全县80%过去被田埂地界分割成三分一垄、两亩一块的小块土地,改为棋盘式的大块农田。这种棋盘式的大农田,可以大小相等,方向一致,沟渠相连,排灌分家。平整的大块农田,便于实现机械化;纵横交织的排灌网,有利于机电设施充分发挥效益,降低地下水位;渠、路两旁一片绿荫的林带,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庄稼,还可解决用材、烧柴问题;通畅的水渠和大道,便于车船运输,发展农副业生产。安乡县已有80%的耕地实现了这样的大地园田化。全县粮食连年丰收,五业兴旺,昔日的“渍水桶”已成为农业丰产稳产县。如今,整个洞庭湖区,在堤渠纵横、水网交织的平畴绿野上,工农业生产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滨湖地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粮仓。
        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空阔,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如今,湖面虽大大萎缩,但仍然相当宽广。洞庭湖平原肥田沃土,阡陌纵横,绿树成荫,如诗如画。洞庭湖浩瀚迂回,涉及十几个县,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春夏水涨,泛滥汪洋;秋高水落,诸渚纷歧,成为濒湖各县的独特风光。洞庭湖春和景明,风光明媚,湖光秋色,一碧万顷,白云帆影,飘然而过,鸥鹭翔飞,芦叶青青,水竹云林,美不胜言。每当风和月明之夜,泛舟湖上,空明无际,远望湖边渔舍,疏灯照浪如游龙,与月影星光荡漾而成金银色,景观幽丽无比。如遇风雨之夕,湖面卷起朵朵浪花,浊浪排空,十里银涛,一望无际,极为壮观。(图77)

图77    洞庭湖之滨

        “未到江南先一笑,洞庭湖上对君山。”洞庭湖中不仅有潇湘八景里的洞庭秋月、渔村夕照、平沙落雁、远浦归帆等景观,还有著名的时隐时现仿佛蓬莱仙岛的君山。唐代诗人刘禹锡将碧波万顷的洞庭湖比作一个白色银盘,而将俊美的君山比喻为银盘中的一枚青螺,其《望洞庭》诗写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君山虽小,名胜古迹很多,原有36亭、48庙、5井、4台等景观,清末至民国年间先后被毁。现在仍可看到的重要名胜有二妃墓、柳毅井、传书亭、秦始皇封山印以及钟相、杨幺起义旧址等。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湖畔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堪称湖南省第一名胜。(图78)

图78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西门城头,与黄鹤楼、滕王阁一起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相传这里是三国时鲁肃训练吴国水兵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见西城地势险要,风景优美,便在阅兵台旧址修建了一座楼阁,初名南楼,后因其在天岳山之南,于是改名为岳阳楼。
    宋代以后,岳阳楼几经兴废。现在人们看到的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基本上保持了宋代的建筑风貌。岳阳楼建筑风格独特,主楼高19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四根楠木大柱平地而起,直贯三楼,承负全楼重量;二楼另有十二根圆木柱子支撑,飞檐再由十二根梓木檐柱顶起,再与梁、枋、椽、檩相榫合,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造型庄重,工艺精美。三楼楼顶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配上金黄色的琉璃瓦,一派古色古香。岳阳楼在建筑学、力学、美学和工艺学等方面,均达到了惊人成就,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游人一进入岳阳楼内,唐宋以来历代名人的名篇佳作,琳琅满目。据统计,仅唐代,吟咏岳阳楼的诗作就有168首之多。其中,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白居易的“春岸绿时连云梦,碧波红处见长安”,均为千古名作。杜甫晚年写作的《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以其雄伟开阔的意境,得到后人的称道,被认为是杜甫的绝唱。经过名家妙笔的品评,岳阳楼更加驰名南北。
        北宋时,有一位失意官员滕子京被贬谪守岳阳,他为宦一任,“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重修了岳阳楼,收集了唐宋名家吟咏岳阳楼的作品,置于楼内,并约请好友范仲淹撰写记文。范仲淹借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抒发了他满腔情愫和抱负。全文写景抒情,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尤其是内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是掷地有声,名扬中外,成为众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作者凭着一幅《洞庭秋晚图》,触景生情,景切情真。《岳阳楼记》交卷后,滕子京又请当时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雕刻家邵竦刻字。在宋代,滕楼、范记、苏书、邵刻,号称为岳阳楼“四绝”。
        现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木刻悬挂在一楼正面,精致清雅,是模仿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大型刻屏。二楼正中边缘部分置有张照的真迹《岳阳楼记》大型雕屏,用12块檀木板组成。雕屏字迹苍劲有力,为古文物中之珍品。三楼是骚人墨客饮酒赋诗的场所,也是观赏洞庭湖光山色的极佳去处。这里环境幽雅,视野开阔,凭栏远眺,浩瀚无涯的洞庭湖尽收眼底,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远望长江,玉带缭绕,滚滚东去。此情此景,确实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5.1.3
    江城武汉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特大综合性城市之一。市区由长江、汉江分割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通称“武汉三镇”。
        武汉三镇中,武昌的历史最为悠久。今天的武昌,秦代属南郡,汉属荆州江夏郡沙羡县。魏黄武二年(221年),东吴孙权为了防御蜀国刘备东进,出于军事和防洪的需要,在蛇山东北面构筑了一座夯筑土石结构的军事堡垒,这是武昌建城之始,名为夏口城。与此同时,孙权又改鄂县(今鄂州市)名武昌,一度为吴国都城。所以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地名的武昌实指今鄂州市而非今武汉市武昌区。今天的武昌自始称夏口后,又有江夏城、郢城等称谓,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正式易名为江夏。唐代对城区进行了扩大和改建。明代江夏侯周德兴把城垣扩展到周围约二十里,九个城门,使武昌城郭基本定型。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昌城后,改武昌县为武昌市,陆续拆除了高大的城墙,修筑了环城马路,才形成今天的武昌市区。
        一千多年间,武昌长期是一个地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武昌过去也曾是一个商业中心。由于长江左岸右岸沙洲位置的变化,泊船多集中在武昌沿岸,武昌在长江流域的物资交流上起过重要作用。汉朝末年,著名学者蔡邕在《汉津赋》中对夏口写道:“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贸迁有无。”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武昌最迟在南宋时,已成为全国性的大都会。“船民居市肆,数里不绝,其间复有巷陌往来,憧憧如织,盖四方商贾所集,而南人为多”,“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按:今杭州,南宋都城)、建康(按:今南京,六朝故都)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 这是宋乾道六年(1170年),大诗人陆游亲莅武昌后,在《入蜀记》中的评论,把武昌和江南都会杭州、南京并列,可见其商业发达之程度。靠着发达的江河水运,历经唐、宋、元、明四代的繁荣,武昌曾名盛一时。直到明代中期以后,由于长江河床变迁,洲移港淤,武昌商业才逐渐衰落下来。
       汉阳与汉口早年并无汉江相隔,汉江入江口原在汉阳旧城以南。我国习惯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而古汉阳正好位于汉水北面,因而得名。东汉末年,黄祖为江夏郡太守,在鲁山(今龟山)北筑郤月城,是为汉阳建城之始。明代成化初年(1465年)一次大洪水泛滥后,汉江改道由龟山以北入江,河床截弯取直而使汉阳现在的实际位置在汉水的西南面,“汉水之阳”虽已名不副实,这个流传千载的城名却被保留下来。
        今天的汉口地区,应该说是从汉阳的怀抱里诞生的。原来这里只是一片沼泽,长满无边无际的芦苇。明初诗人赵弼写过“茫茫汉水入江流,两岸芦花泊钓舟”的诗句,就是当时景况的真实写照。明代汉水改道后,分割出汉阳和汉口,嘉靖年间,设汉口镇巡检司,属汉阳县,汉口之名自此始。
        汉口镇兴起的历史虽不长,但由于它据有长江和汉江交汇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很快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明末,汉口已成为与武昌齐名的湖北省两大商业中心,与河南的朱仙镇、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到了清初,汉口的商业贸易已发展到冠盖全楚的地位,人烟稠密,街市繁华。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联军签定了《天津条约》,辟汉口为商埠。从此以后,汉口在贸易经济上的重要性很快超过了武昌和汉阳。
        武汉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清朝末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期间,大力兴办洋务。1890年在武汉开设的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局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现代工业企业;1892年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1894年创办的湖北缫丝官局和湖北制麻官局、1898年创办的湖北纺织官局等都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现代纺织工业企业之一。直到抗战前夕,武汉仍是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纺织工业中心。其他如面粉、卷烟、火柴、制茶、造纸等工商企业数量也不少,并且具有相当规模。
        1949年,武汉三镇解放后,统一建制成武汉市,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科技、教育、工业、商贸、交通中心之一,是我国内地最大的中心城市。
        由“我国主要中心城市1981年综合指标表”可见,武汉市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以科技教育的地位最为突出。全市有科研、设计机构300多个,各类科学技术人员20多万人。湖北教育事业较为发达,武汉是全省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全国高等教育的第三大中心。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都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武汉市的发展和建设注入了可观的人文资源。
        几十年来,武汉发展为一个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武汉工业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中心。武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起来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昔日“湖沼芦苇水汪汪,丘陵起伏好荒凉”的青山镇一带,已变成了“高大厂房连成片,灿烂钢花日夜飞”的十里钢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武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钢铁联合企业。1990年武钢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1994年,武钢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际认证,成为国内特大型联合企业一次性通过国际国内质量体系认证的第一家。
        武汉市在江汉平原的东部。江汉平原除北面有一宽度约40公里的汉江谷地与襄阳—南阳盆地相连、南边与洞庭湖平原相接外,其余为山地、丘陵所环绕;而江汉平原的地势又由西向东倾斜,故而武汉市除长江、汉水两大河流相汇外,全省几乎90%的河流,都在武汉及其附近汇入长江。其中较著名的有东荆河、天门河--汉北河、倒水、金水、通顺河、滠水等,武汉不愧“江城”之称。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长江,是武汉经济生活的脉搏;武汉,是长江航运的重要中心。但是,浩浩大江又像天堑,割裂了武汉市,隔绝了我国的南北陆上交通。一泻千里的长江,在武昌和汉阳之间,两岸有蛇山和龟山夹峙。两山高不及百米,但因雄踞江畔,逼使江面收缩,最窄处还不到1200米,形成“龟蛇锁大江”的险要形势。在江上建桥,不仅是三镇人民的愿望,也是全国人民的期盼。1912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长江上建起数座大桥。此后,1920年、1936年、1946年,修建长江大桥的建议一再被提起,又因种种原因,无一例外的悄然搁置,6300公里的长江上依然一片空旷。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建国以后的第二年,为了配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任务,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提到了议事日程。经过积极勘测设计,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于1954年初正式作出了建桥决定。消息传遍海内外,世界为之一震。
        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大桥为公、铁路两用桥梁,全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铁路面为双线,公路面宽18米,可并行6辆汽车,两侧各设2.25米人行道。大桥下部为8墩9孔,每孔128米,正桥钢梁采用三联连续梁,每联三孔,由8个长、宽均为16米的米字型节间组成,钢梁杆件用直径26毫米的铆钉铆接。
        大桥基础是工程的关键。按照惯例,一般采用气压沉箱进行施工。就像一只倒置的大铁箱,开口向下,沉入水中,向沉箱内充入空气,形成一个无水的高压空间,人在沉箱中,依靠呼吸上部空气进行工作。这套设备中国没有,进口的也不适用,而且工人的施工条件非常危险。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大桥工人在世界上首创了当时最先进的基础施工方法──管柱钻孔法,用中国工人研制的打击力量达120吨的打桩锤,将直径155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打入江底,在管柱内钻孔,深入岩层2—7米,放入制好的钢筋笼,再灌注水下混凝土,使管柱与岩层牢固的联结成一体,攻克了在深水中进行基础施工的难题。此后,我国大江大河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并很快应用到港口码头、高层建筑施工之中,而且迅速传到国外。
        1957年10月15日,武汉三镇万人空巷,万众欢腾,国人乃至世界所瞩目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胜利竣工通车。在此之前,还先后建成汉水铁路桥和汉水公路桥(江汉桥),武汉三镇遂连成一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极富革命浪漫主义诗情的毛泽东主席,1956年视察大桥工地,挥笔写下了这气势磅礴的词句。如今,纸上文字变成了人们眼前的现实。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但一江隔三镇,南北交通主要靠轮渡。火车过一次江,需要5个多小时;一艘汽车轮渡,一次运送12辆汽车,一天最多运送300多辆。大风大雾,轮渡停航,有天大本事,也只能望江兴叹。大桥建成以后,京汉、粤汉铁路由长江大桥连成一体,改名为京广铁路,火车过江只需5分钟。众多国道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昼夜通行各类汽车数万辆。
        长江沿岸有城市20余座,无不建于大江一侧,惟独武汉跨越长江和汉水。无疑,作为江城纽带的桥梁,对于武汉的城市地位、格局及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57年天堑飞虹,三镇一体。岁月悠悠,30多年来,武汉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局面并未改变。天堑变通途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已成为千军万马壅塞的“独木桥”,修建长江二桥刻不容缓。
        1995年6月18日,700万武汉人民盼望已久的武汉长江公路桥胜利建成通车。长江二桥的桥型,经过多方选择、构思,最后形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型,主跨400米,雄踞世界第一。整个设计轻巧流畅、巍峨挺拔,与下游凝重庄严的公路、铁路桥遥遥相对,相映成趣。
        两座长江大桥的修建,加上2000年8月建成的白沙洲大桥(武汉长江三桥),不仅改善了武汉市区的交通状况,也使武汉作为交通枢纽的位置更为突出,水、陆、空运输更为发达。武汉是一个位置适中,腹地广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历来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现在,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成“十”字交叉,使武汉市交通四通八达。目前,武汉客货运输均以铁路为主。武汉是我国内地水运条件最优越的中心城市,武汉以下长江终年可通航五千吨级船只,武汉港区岸线总长88公里,水域面积43平方公里,共有码头400个,1980年国家批准武汉为对外贸易港口。
        武汉市是我国的古城之一,从古文化遗址到近代革命遗址,应有尽有。全市文物保护单位87个,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51处,古建筑物和历史纪念文物17处,其中归元禅寺为清初建筑物。“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严经》中偈语:“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归元”也称归真,亦即得道成佛之意。归元寺是保护比较完好的佛教丛林,有殿宇25栋,占地16500多平方米,由藏经阁、大雄宝殿、罗汉堂三组主体建筑群组成。这里松柏苍翠,殿堂肃穆,小亭花坛,布局谨严,虽为佛教寺院,却具园林特色。原有建筑狭窄拥挤,现已搬迁重建,面貌焕然一新。大殿中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佛像,金碧生辉,端庄凝重。罗汉堂内五百罗汉,系清道光年间,黄陂县艺人王氏父子采用漆布脱胎空塑,历12年塑造而成。五百塑像起伏坐卧,喜怒哀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生活气息浓厚,技艺极为精湛。归元寺驰名中外,是武汉市对外开放的游览胜地,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罗汉堂中数罗汉,是游人的一大乐趣。
        武汉是“白云黄鹤”的故乡,黄鹤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游览胜迹,游人到武汉,必登黄鹤楼。(图79)

图79    黄鹤楼

提起黄鹤楼,人们自然会想起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唐代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百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短短八句诗,将黄鹤楼的历史典故、风情景物以及诗人情感抒写净尽。从此历代骚人墨客接踵而至,佳作层出不穷,成为千古佳话。据统计,历代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唱有几百首之多。其中有的诗作已制成碑刻,在黄鹤楼后面排列成廊,以供雅好者品味。传说才华横溢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登游黄鹤楼,本想赋诗,看到崔颢的《黄鹤楼》诗,一声长叹,搁笔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人便在黄鹤楼旁修建了“搁笔楼”,以作纪念。实际上,李白还是写了十几首涉及黄鹤楼的诗,其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成为千古绝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建在武昌蛇山西北黄鹤矶上,楼因山而得名,共有5层楼阁,高51米。根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为了屯戍需要,在黄鹤矶上建楼,故名黄鹤楼。也有另一说,唐人阎伯瑾作《黄鹤楼记》,称“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即是说“黄鹤楼”名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此楼历代屡毁屡建,规模日益宏伟,多在战火中毁坏。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毁于水灾。晚清小说家吴趼曾为此赋诗道:“苍茫烟雨迷陈迹,多少山河共劫灰。名胜不留天地老,只今回首有余哀。”
        1981年,武汉市主持了黄鹤楼的重建工作,1985年竣工,一座巍峨的新楼耸立在蛇山之巅。新黄鹤楼仿照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形式的“塔式”楼阁,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材料。楼阁分为5层,每层之间,加设夹层,共计10层。黄鹤楼总高度51.4米,底层长宽各30米,中层各22米,顶层各18米。整个外形“下隆上锐”,四望如一。楼的造型分为三段。第一段底层,它以壮丽的抱厦环绕四周,使楼体有一个稳定的“基座”。第二段含二、三、四层,直通向上,不作“收分”。第三段是顶层,这是外形设计的重点。屋顶正上方,有一个黄色玻璃的“宝顶”;屋顶的下方,分别悬挂四块大匾。朝西一副是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黄鹤楼”三个大字;南北两副分别为“南维高拱”、“北斗平临”;东面一副为“楚天极目”。这四副匾堪称黄鹤楼的点睛之作。黄鹤楼共有5层飞檐,曲线优美,远远望去,犹如黄鹤展翅。每层有12个翘角,个个昂首向上。屋脊上装饰着造型奇特的“鱼尾”,屋角下雕刻着别具一格的“龙头”,更为黄鹤楼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每个屋角下,都悬有铜铃,风起铃响,其声清悦,很有韵味。黄鹤楼的色彩,古朴凝重,最为醒目的是层层飞檐的黄色琉璃瓦。屋瓦遍用黄色,主要是为了附会“黄鹤”之意。高楼晴空,俨然一副“白云黄鹤”的图画。
        黄鹤楼各处的装饰图案均以仙鹤为主体,一楼大厅正面的墙壁上镶嵌着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型陶瓷壁画《归鹤图》,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画面上方有一仙者,跨鹤乘风而起,口吹玉笛,神态飘洒。壁画两旁立柱有一副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正中大理石墙面上镌刻着《黄鹤楼记》,纵观历史千年,横顾长江万里,黄鹤楼的兴废盛衰,一览无余。三楼以“人文荟萃,风流千古”为主,以大幅壁画为屏幕,再现了李白、崔颢、孟浩然、白居易等13位唐宋诗人的形象,每位人物的身侧摘录了他们撰写的黄鹤楼诗词佳句。四楼大厅四壁上,有一副以“江天浩瀚”为主题的组画,充分展现出“长江万里情”的壮丽景色。
 凭栏远眺,楚天瑰景,尽收眼底。黄鹤楼与晴川阁,隔江相望;龟蛇二山,夹江对峙。加以长江大桥飞架南北,电视塔高耸入云,气势更加雄伟壮观。巍峨的黄鹤楼,不仅是武汉市游览胜迹,更是武汉市人民腾飞的标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款款步下黄鹤楼,漫步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远处,水天一色,烟雨迷茫。走过长江大桥,来到与黄鹤矶隔江相对的禹功矶。当年,崔颢登游黄鹤楼,遥望江岸龟山秀丽景色历历在目,与江河相映生辉,于是写下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这一千古名句。明朝初年,汉阳知府范之箴依据这一诗意修建了晴川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阁楼翘角飞檐,朱柱黛瓦,后经战火毁坏,辛亥革命后仅存三间平房,1986年也加以重建。晴川阁虽是因诗人妙笔生花点染而成,但因景色奇特,加上黄鹤楼在对岸隔江相望,因此有“三楚胜地,千古巨观”之称,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
        从晴川阁沿江南行,便可到鹦鹉洲。鹦鹉洲因汉末文学家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祢衡是个怪才,十分傲气,鄙视权贵。曹操召见他,他不但不应,反而“击鼓骂曹”。曹操因此十分愤恨,将他派往荆州,想借荆州牧刘表之手除掉他。刘表看出曹操的用意,又将祢衡介绍给有勇无谋的江夏太守黄祖。黄祖的儿子黄射很欣赏他,有一天,黄射在江中小洲大宴宾客,在旁的祢衡看到有人送来一只鹦鹉,即席作《鹦鹉赋》,文采华丽,受到宾客称赞。但不久,祢衡因得罪了黄祖被杀,年仅26岁。祢衡葬于他生前写作《鹦鹉赋》的江中小洲,后人为纪念他,便将此洲取名为鹦鹉洲。明朝末年,鹦鹉洲被水淹没。清代,在鹦鹉洲附近水域重新淤出一块陆地,人们称它为“补课洲”,经汉阳知县裘行恕再三请求,遂改称鹦鹉洲。光绪年间,有人在洲上修建了祢衡墓,造型古朴,现在仍可见到。鹦鹉洲方圆20多平方公里,现在汉阳最长的公路鹦鹉大道横贯其间,路边高楼大厦,热闹非凡,已非从前芳草萋萋的模样。
        古琴台,又称伯牙台、碎琴台,位于汉阳琴台路西侧工人文化宫内,东临龟山,背绕月湖。相传这里是春秋时代楚国音乐大师俞伯牙奏琴、钟子期听音的地方。伯牙善于鼓琴,子期善于辨音。一天,伯牙舟过汉阳,月下鼓琴,意在高山,唯子期知其意,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过了一会儿,伯牙转奏志在流水曲,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在流水!”伯牙很高兴,视为知音,结为好友,并约他明年在此相会。不久,子期病故,伯牙痛失知音,前往子期坟前,鼓奏《高山流水》曲,奏完碎琴绝弦,终身不再奏琴。
        后人为纪念这两位音乐大师,在此修建了琴台。据《皇宋书录》记载,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其实,早在南朝时,梁简文帝就曾写过一首《登琴台诗》,诗的前四句是:“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简文帝等琴台已是“荒阶”,可见至迟在南朝梁代已建有琴台了。一千多年来,古琴台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古建筑已荡然无存。清朝重修,恢复旧貌。辛亥革命时,革命军总司令黄兴曾在此指挥民军与清军展开激战。解放后,进行了扩建。古琴台经过历代相传,已经发展成为游人如织的名胜点。目前这里保存 的古迹除琴台外,还有碑传铭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岭南宋湘的“题壁诗”。宋湘是清朝道光年间诗人,当年他游琴台后,即兴赋诗。相传他是用竹叶扎成的笔写在琴台粉壁上,笔迹苍劲,龙飞凤舞,后人将其诗摹刻于碑上,故又名“竹叶书”。其诗曰:“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首题诗,诗意潇洒,笔墨别致,“吾去矣”三字,留下了他对琴台略带哀惋的眷恋之情。
        东湖是武汉市著名风景区,位于武昌东郊,自然条件特别优越。由以东湖为中心的10多个湖泊所组成。水面辽阔,全区面积8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3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6倍。这里山水相依,山青水秀,林木茂盛,风光旖旎,一年四季苍翠欲滴,鲜花不断。(图80)

图80    东湖

        东湖,碧波万顷,平滑如镜。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99弯之称。湖区游览中心,建有行吟阁、听涛轩、湖光阁、长天楼、屈原纪念馆、鲁迅广场等风景点。既有天然野趣,又有人工点缀,布置设景,相当别致。
        由湖光阁循堤南行,便到了东湖东南岸的磨山区。磨山区以磨山得名。磨山,原名磨儿山,民间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说。山上松树茂密,小道环绕山腰,奇石峥嵘,古洞幽邃。从东往西沿山而行,至西峰,峰顶建有“朱碑亭”。朱德同志1954年为东湖题词道:“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东湖有很好的自然条件,配合工业建设,一定可以建设成为劳动人民十分爱好和优美的文化区和风景区。”现在,这段话已经镌刻在亭前赭色的纪念碑上。碑后建亭,因碑取名“朱碑亭”,“朱碑亭”三字为郭沫若所书。朱德同志生前喜爱兰花,曾将珍藏的《兰花谱》、《兰花》等书赠送给东湖风景名胜区。在设计朱碑亭时,就在碑亭栏杆中,镶嵌了兰花图案。顺旋梯登亭,极目四望,东湖全景历历在目,浩浩长江,巍巍钢城,隐约可见。
        东湖风景区,以自然景观取胜,在一个大城市中,有如此大的湖面,为全国所仅见,为武汉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怎样利用开发这种独特的资源,尚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长期以来,东湖风景区,人文景观相对较弱。现在,在磨山风景区,人们着意发掘荆楚文化的独特内涵,逐步将磨山建成楚文化游览区。进山门左侧沿湖而行,可看到大型凤标,楚人钟凤,凤是楚文化的象征。拾级而上,依山顺势,建有楚天台,陈列着各种楚文化文物。再往上,是祝融观星台。传说祝融是楚人的祖先,为火神。造像古朴敦厚,祝融头顶青天,脚踏日月,是人们拍照留念的好伴侣。另外,巨型石刻毛泽东青年时所书《离骚》、楚市等景点,也为人们了解楚文化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于1953年筹建,为全省文物的主要收藏和研究机构。1999年建成新馆,对外开放。新馆是收藏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专馆。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了一座战国古墓,墓主为诸侯国曾国君主曾侯乙。随葬的64件编钟,被誉为“世界奇迹”、“旷世奇珍”。这套编钟出土后音乐性依然完好,每个钟能发出两个乐音,并用错金铭文标示音名,十二乐音齐全,高音钟清亮悦耳,低音钟深沉雄浑。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阶关系的特大型定调乐器。1979年,我国调动考古、科技、音乐、金属铸造等各方面力量,于1982年成功的复制了一套外形、花纹、音乐均与原钟一样的编钟,能够演奏古今乐曲。
        武汉不仅历史文物十分丰富,而且革命遗址众多,是个富于革命传统的城市,尤其以1911年辛亥革命闻名于世。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打开了“即将倒塌的大厦”的清政府统治的缺口,很快在全国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终于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武昌的许多地方,都留有这次起义的遗迹。如坐落在阅马场的红楼,即当年的鄂军都督府,广场上还有孙中山先生铜像。武昌的彭刘杨路,是纪念起义前夕蒙难的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烈士而得名的。首义公园和辛亥首义烈士陵园,都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而修建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后,武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早在1920年,董必武、陈潭秋等就在武汉发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优秀共产党员林祥谦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地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充分表现了我国工人阶级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施洋烈士墓坐落在洪山西麓,一进入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施洋烈士的半身塑像。拾级而上,便见巨碑矗立,高数丈,正面浮雕“施洋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侧面刻载着烈士的生平事迹,碑后是施洋烈士墓。现在,陵园修葺一新,开辟成“施洋烈士陵园”,供人们瞻仰和游览。
        国民革命时期,武汉一度作为革命政府所在地。毛泽东同志也来到了武汉,在武昌主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干部。1927年,毛泽东同志踏上黄鹤楼遗址,纵观政治风云,百感交集,写下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著名词句,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今天,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同志旧居、武昌红巷13号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成为人们参观、瞻仰的地方。
        在汉口长春街67号,有一栋四层楼房,是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当年12月,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叶剑英等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从延安来到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武汉,在这里从事抗日战争的领导工作。周恩来同志和其他领导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努力为八路军筹办军费,输送大批干部、青年到延安和抗日前线;创办《新华日报》,向南方地区宣传我党坚持抗战、坚持团结的方针,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国际友人和国际舆论了解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正确立场。周恩来和其他领导同志,昼夜紧张工作,为争取抗日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旧址于1978年修复,当年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办公室及当时的电台、会议室均已复原,在一楼举办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革命史展览》,展出所保存下来的一批珍贵的实物和照片。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地区,是湖北省重要游览区。黄陂区木兰山风景区、麻城市龟峰山风景区、鄂州市西山风景区、黄梅县四祖寺和五祖寺佛教胜地旅游区以及多处有纪念意义的革命纪念地等,各具特色,风格有别,能满足人们的各种旅游兴趣。
                    


5.2

    鄱阳湖平原    

5.2.1
    “匡庐奇秀甲天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1959年毛泽东同志游览庐山,挥笔写下了这气势磅礴的诗句。读着这首《七律?登庐山》,庐山的高大形象顿时呈现在眼前。雄伟秀丽的庐山,高居于江西北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传说西周时,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山上,周威烈王派使者来防,匡氏兄弟早已离去,所以后人称这座山为“庐山”或“匡山”、“匡庐”。山上古木森森,飞瀑泻银,山光峦影,独具风采,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古代许多骚人墨客,都曾为它吟唱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晋代诗人陶渊明,曾在庐山脚下躬耕隐居。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张九龄以及宋代文学家王安石、陆游、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曾游历过庐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长江从群山万壑之中冲出三峡以后,流经坦荡的平原之上,两岸除了时远时近的低丘外,没有什么高大的山岭,独在九江附近,庐山拔地而起,好似天外飞来。它耸峙江边,高出附近平原千米以上,加上山峰周围多悬崖峭壁,谷深峰陡,显得特别雄伟。如人们十分熟悉的仙人洞即在悬崖之上。洞前一棵劲松自石隙中挺立而出,树旁一块巨石,三面悬空,一头好象尖钉似的插入峭壁之中,下临深渊。登临石上,可纵览云海和远近山色。(图81)

图81    庐山龙首崖

        “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海间。”面积达250平方公里的瑰奇庐山,是怎样飞峙在这一马平川的大江南岸的呢?古人有过秦始皇“赶山塞海”的传说。说的是秦始皇在为自己修骊山陵墓的时候,曾以神鞭劈开骊山一角,将其赶到了长江、鄱阳湖边上。可是,还没有来得及再将此山赶下大海,为自己铺平通往蓬莱仙境的道路,丢失神鞭的南海观世音便赶来悄悄的将神鞭换走了。这一来,气得秦始皇接连猛抽了99鞭,直抽得满山鞭痕,汗如雨下,而此山仍纹丝不动。从此,这99条鞭痕,便成了99道锦绣山谷;那流淌的汗水,却化作了终年不息的银泉飞瀑。秦始皇扔下的赶山鞭,竟变成了耸入云端的桅杆峰。
        传说虽然美丽,但不能自圆其说。秦始皇时代,佛教尚未传入我国,何能有南海观音与秦始皇斗法?不过,既是传说,姑妄听之。问题是,毕竟揭不开庐山形成的神奇奥秘。“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古以来人们就这样赞美庐山,殊不知庐山是第四纪冰川的杰作。尖峭的山峰,宽阔的谷地,奇异的巨石,绛红色的泥砾,山麓乱石堆积的低丘,无一不是第四纪冰川遗迹,这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多年的研究成果。他以大量数据和精辟分析指出:庐山在近300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时期,至少有3次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为冰川所覆盖。李四光的研究成果,动摇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无冰川”的观点,揭示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之谜,也推动了对第四纪的科学研究。
        那么,第四纪冰川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四纪,是地质年代中属于新生代中的最新的一个纪,大约距今二、三百万年一直持续至今。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地球上曾经几度出现极其寒冷的气候,这种时期就叫冰期。目前已知地球上的两次大冰期,实在太古老、太遥远了,其遗迹难以保存下来。地球上的第三次大冰期则发生在第四纪。
        自从进入第四纪以来,地球上气候明显变冷。最冷时,平均气温可以比现在降低5—7度,冰雪覆盖的范围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大量冰雪长年堆积,压实而成冰。冰体随着斜坡山谷慢慢的向下滑动,形成冰川。在两次特别严寒的冰期之间,气温稍有回升,这时大多数地区的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万木苏荣,花卉争艳,这个时期叫间冰期。整个第四纪中,至少有四、五次冰期于间冰期交替出现。其中最近一次冰期,大约在1万多年前才结束,我们现在恰好生活在冰后期。
        1840年,欧洲一些地质学家最初在阿尔卑斯山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后又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大陆上发现大量冰川遗迹。因此,大家都公认第四纪时的欧洲和北美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冰川中心。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很多外国地质学家都不承认中国受过第四纪冰川的影响。他们认为中国在第四纪时,气候十分干燥,不可能有很多雨雪降落。李四光不迷信洋人权威,认为第四纪冰川是全球性的,中国不应例外。他走遍我国许多山地,发现了很多冰川地貌。庐山是他研究最为完整和详尽的地区。庐山不仅以它气吞长江,影落鄱阳的气势和幽默峻峭的景色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游览,而且召唤着很多地学工作者来此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地球沧桑巨变的踪迹。
        十亿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把庐山所在的江南古陆推出海面成为陆地,不久,陆地又沉沦海底。庐山在当时只有短暂的时期露出海面,仅仅是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或一片暗礁而已。现在庐山山顶上的牯牛岭和大月山的岩石都是震旦纪时形成的一些古老的沉积岩,至少有几亿年的“岁数”了。直到中生代三叠纪中期,海水开始大规模的从我国华南向西撤退。庐山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到了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时,我国大陆上到处都有激烈的褶皱和断层发生。庐山所在的江南古陆由于十分坚硬,褶皱现象并不十分显著,但断裂纵横交错,庐山与四周陆地之间发生了断裂后,不断上升。高高耸起的庐山长年累月经受外力作用,一度成为低矮的山丘。直到第三纪末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庐山四周的断裂重新复活,庐山急剧上升,四周相对低落。如今,庐山东南的鄱阳湖和北面的长江,就是相对下陷的地方,所以庐山是一个很典型的断块山。
        如果在鄱阳湖畔的海会遥望庐山五老峰,其断裂上升的痕迹清晰可辨。五老峰的绝壁直落千米,山头嵯峨如五位银须老人坐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由于庐山的迅速抬升,原来的山涧小溪,都变成了瀑布悬挂在绝壁之上。著名的三叠泉、石门涧、王家坡双瀑以及马尾瀑布,构成了庐山的名胜。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山南秀峰留下的著名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对庐山瀑布最贴切的写照。庐山在断裂中不断上升,长江沿岸这极目平川之地,如同横卧了一个巨人,气势更加雄浑。其实庐山的主峰也不过1474米,比起我国西部高大的山系来说,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但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之中,俨然是一座巍峨大山了。
        当你费力爬上山顶时,看到的竟是开阔平缓的一座美丽山城。绿树丛中掩映着数以千计的小楼别墅,湖光峦影中的宾馆旅社,琳琅满目的百货大楼,花团锦簇的街心公园,游客如云,处处欢歌笑语。如此开阔的山顶,可以建造许多与风光相适应的建筑物,吸引大量游客和疗养者,这在我国各大名山中是不可多得的。这种里平外陡的山势,正是庐山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一度被夷平,之后又随地壳运动迅速抬升的结果。
        第四纪冰川来临时,庐山银妆素裹,成了一片琼瑶玉宇的冰雪世界。雪花在高处山坡的凹陷处堆积起来,终年不化,逐步压实成冰。由于冰融冻风化的破坏,这种凹陷处逐渐变成三面陡壁,一面敞开如同围椅状的冰斗。冰体从冰斗中缓缓流出,顺着山谷缓慢向下,这就是山谷冰川。很厚的冰层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当冰厚达100米时,一个平方米上会产生大约92吨的静压力。加上冰川中还夹带着大量泥沙石块,把原来横断面呈V字形的曲折山谷,铲刮成平直宽阔的U形谷。同一山峰四周几个相邻的冰斗不断扩大,会使山峰变得十分尖峭,这种山峰叫角峰。当两条冰川平行流过以后,它们之间的山脊就会变成刀刃状的刀脊。庐山上的含鄱口是眺望波光粼粼、千帆竞发的鄱阳湖的最佳处。含鄱岭逶迤呈“U”形,左有五老峰,右有九奇峰和犁头尖,左右均为高山,中间露出一口朝向鄱阳湖,“势含鄱湖,气吞长江”,大有一口吞尽湖水之势,因此得名。这里碧波万顷,水天相接,湖光山色宛如人间仙境,电影《天仙配》中七仙女下凡的镜头就是在此拍摄。此处也是观鄱阳湖日出的最佳处。每当晨光微曦,一线湖水、一抹白云渐作赤鲤之色,瞬间,一轮红日跃出波涛,金光万道,万顷湖水顿作绯红,天地万物尽着锦绣。含鄱口西边的“犁头尖”山峰,活象一把犀利的犁头在耕云播雨。犁头尖就是庐山冰川活动后留下的角峰。
        庐山王家坡谷地,十分开阔,在此遥望远处的鄱阳湖,更有心旷神怡、极目千里之感。这个谷地既宽又直,从山顶缓缓的倾向湖边。谷地中,小溪蜿蜒,散布着不少村落田野,这是一个典型的冰川谷,只有冰川的神力才能刨挖出如此开阔的U形谷来。谷地中到处散布着大小不一、岩性混杂、棱角分明的乱石堆,这些乱石有时可堆成几十米高的小丘。它们是冰川从山上搬运至此,由于气候转暖,冰川消融,乱石纷纷堕地堆积起来。
        庐山西谷的庐山中学附近,有两块上下叠置的“飞来石”,如苍鹰从远方来此,翅膀还展开着呢!奇怪的是这两块巨石的岩性和整个谷地岩性不一致,却与几公里远的五老峰砂岩一样。是什么力量将它们搬运至此呢?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迷惑不解。用第四纪冰川的观点来解释,原来这个西谷也是一个冰川谷。冰川驮着大小石块从远处来刀西谷,顺西谷慢慢向下流动,当冰川消融时,大的石块恰巧压在小的石块之上,两块巨石就此重叠起来。这种由冰川搬运的岩石,也叫冰漂砾。用第四纪冰川的观点来看,庐山的山上山下,奇峰怪石,尖峦宽谷,瀑布跌泉,无一不显示着冰川这位艺术大师的鬼斧神工。
        庐山气候宜人。长江中游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一上庐山,暑意顿时消失。因为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同一时期它的平均气温仅仅摄氏22.6度,而且全年炎热时间较短,因此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有“清凉国”的美誉。由于地势高耸,水汽受山势阻挡被迫上升,在高处凝结,成云作雨,所以雨量比平地要多,云雾也特别大。白云浓雾,把庐山衬托得格外多姿。春夏之交,是云雾最多的季节,乱云飞渡,大雾弥漫,即使身在山中,也难见此山全貌。冬季水汽凝结位置低于夏季,云层较低,山顶反而常常露出晴空。从山上往下看,脚下茫茫云海,千变万化;而从山下抬头仰望,庐山隐现在云雾之间。
        庐山林壑幽深,山色秀丽,以庐山为中心,包括山下九江、湖口、彭泽等县市有关名胜点,形成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著名学者胡适1928年游庐山时,曾经说过:“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东林寺为东晋古寺,距今1600多年。江州刺史桓伊为名僧慧远修建,系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一千多年来,这个“规模宏远,足称千僧之居”的东林寺,在国内外佛教界影响颇大。西域佛教界传诵的“东向稽首,献心庐岳”,就是对慧远和东林寺虔诚的膜拜。晋、唐以来,国内外求经拜佛者络绎不绝。东林之西有西林寺,自古以来诗人、学者游踪不绝,并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苏东坡《题西林壁》,就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此以后,这首充满哲理的千古名篇,传诵至今,影响很大。
        庐山在历史上还一度成为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心之一。自南唐李善道在山麓白鹿洞创办“庐山国学”之后,南宋的朱熹又将它扩建为“白鹿洞书院”,与“睢阳”、“嵩阳”、“岳麓”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宋、明大儒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在这里讲过学,是我国自宋至清几百年间的一个文化学术中心。
        鸦片战争以后,千古名山逐渐沦为列强竞相争夺的殖民地。1882年沙俄首先染指庐山,接着有40多个国家的各类人员窜上庐山,划租界、建教堂,组织殖民统治机构——牯岭董事会。这里,相继建起了一栋栋洋溢着异国风情的别墅。以欧洲风格为主的庐山别墅群,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更添一点隐逸之风;绝大多数别墅都选用石头作外墙,许多廊柱、壁炉的烟囱,也选用石头制作;庭院园林与大自然风景水乳交融。庐山别墅群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物化”,它是侵略者强行输入的,但它的规划思想、别墅群所显示的空间意识、美感内涵、环境生态的保护观,至今值得我们借鉴。
        九江位于庐山北麓,鄱阳湖畔,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相传上古时代曾有9条江在这里汇合,奔腾入海,故有“九江口”之称。后来,由于泥沙的淤积,逐渐成洲,久而久之,来此聚居的人越来越多,终成城镇。秦统一全国后,设立了36郡,其中即有九江郡。此后,九江的归属和地名几经变更。《水浒传》中宋江题诗浔阳楼,差点丢掉性命的故事,就发生在当时的江州。自明太祖朱元璋把江州改名九江之后,这个名字一直沿袭至今。九江地处江西、湖北、安徽三省交界,据有“横截长江,扼控川鄂,席卷三吴,染指中原”的地位,所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美丽的九江,山青水秀,风景如画,遍布着各个朝代的名胜古迹。其中著名的有“匡庐叠翠”、“庾楼明月”、“塔影锁江”、“虎渡波光”等“江州十景”。仅能仁寺一地,即有冰山、雪洞、铁佛、梅花泉、双阳桥、大胜塔以及“水滴石穿”、“飞来石船”等景物。“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当年大诗人白居易在这里秋夜送客、听弹琵琶,发出了“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无限感慨。
        在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耸立着两座南北对称的小山,这就是名扬中外的上、下石钟山。南为上石钟,北为下石钟。两相比较,则下石钟更加令人叫绝!峭壁临江的下石钟,因为它山上山下,名景荟萃;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因此,素有“小蓬莱”之称。
        石钟山的由来,其说不一。或因其音响而得名,或按其形状而取名。它的基部浸在江中,岩薄洞多,外巍内空,江湖相汇的激浪,有节奏的冲击着山岩洞壁,发出“冬冬”响声,加上它上锐下宽,很像一座覆盖的大钟,所以,古人便很形象的给它取了个“石钟山”的名字。据考察,石钟山下的石钟洞,是一个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湖水灌入洞内,当水位较低,洞顶有空隙时,风吹浪起,撞击洞顶,轰然作响,如同钟鸣。以形和声而论,各种说法都有它一定的道理。《水经》中最早提到了石钟山;接着,《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又作了进一步的记述:“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怀着很大的雅兴,与儿子一道,特地来到这里,趁着月明星稀,钻进山下的水洞里进行实地考察,并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更使它名传天下。
        石钟山上风景如画,石钟山下情趣更浓。划着小舟,环绕山脚泛游,峭岩直上,陡壁冲天,大有岩屋欲坠之势,令人不敢仰视。山壁的岩石被万古波涛洗刷得玲珑剔透,净洁分明。洪水季节,水涨浪高,洞口被封住,钟声可传闻几十里;枯水季节,水退洞露,穴缝迎水而开,幽邃曲折,室室相通。据《石钟山志》记载,洞内刻有不少名诗佳句,有人沉浸于“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尘世无人识”;有人则醉心于“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乃关”……
        从九江乘船顺流而下百余里,至古城彭泽,便有一笋状山峰映入眼帘。只见它江心拔起,直插云天,这就是著名的“江天一柱”小孤山。(图82)

图82    小孤山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与江南岸的澎浪矶(又名彭郎矶)相对,至今还流传着“小姑嫁彭郎”的故事。“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这首诗就是苏东坡当年根据民间故事写成的。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青梅竹马的少男、少女,一个叫彭郎,一个叫小姑。在他们刚迈入青年时代,战祸把二人冲向天各一方。小姑流落峨眉山出家修道,彭郎在庐山脚下打柴度日。一次,彭郎偶尔打听到小姑的下落,历尽千辛万苦,一路乞讨到峨眉,与小姑相会。然后偷偷乘小姑师傅的宝伞逃回家乡。谁知宝伞刚飞抵彭泽境内的长江上空,便被她师傅用飞剑将宝伞劈成两半。彭郎与小姑各抓半边堕入长江南北,化为今天的彭郎矶和小姑山。后来因为彭郎矶下浪涛汹涌,又称为澎浪矶;小姑山孤峰独立,名为小孤山。“盈盈一水间,脉脉不能语”,游人到这里,看到这一对被大江隔开的“夫妻”,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小孤山上茂林修竹,建筑别致。启秀寺依山而建,正殿面对大江,倚立悬岩,顺山势层叠而上,层层建造各异,画廊、朱柱、飞檐、白壁,古色古香。殿门两侧书有一副对联:“碧汉空中悬古寺,白云堆里响残钟。”看了这副对联,再仰望头上蓝天,俯视山下平地,眼前白云悠悠,启秀寺真好象碧空高悬。
        “风浪如杵相冲激,天柱迄今无改移。”小孤山的古迹虽然多有损坏,但这个江天一柱却巍然不动,屹立苍穹,与大江同在。
        彭泽县西南的乌龙山山麓,新近发现了一处天然幽深的山底溶洞。因为它酷似《西游记》里描述的那个东海龙宫,所以人们干脆叫它“龙宫洞”。龙宫洞风景区包括龙宫洞、玉壶洞等8个大小溶洞,组成一个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外有洞的奇特洞天,游人无不称绝。
        进得龙宫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使人目不暇接。最先扑入眼帘的是三位银髯飘拂的老人,人们称之为“海寿星”,正在司迎宾之礼。继续前行,可望见欢舞长空的飞天仙女,紧随车马的各路天神,飞腾跳跃的珍禽异兽,自由游翔的海底水族。甬道尽头,便是东宫。东宫可能是龙王娱乐的地方,这里有两个场景格外醒目。一个是平地拔起的平顶坡,土坡两壁的钟乳石,巧妙的构成一幅帷幕垂帘装饰宫门,宫顶朵朵宝莲灯状的石帘,被霓虹灯照耀放射出翡翠般的光彩;另一个是土坡正面的石壁上裂开的一块巨型钟乳石,如同一艘大海船,上面坐着龙王、龙后、龙子、龙孙、龙臣、龙将,气势轩然,形态逼真。若把两个画面构成一幅图画,则一场龙宫晚会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西宫与东宫只有一箭之遥,这里景色更加多姿多彩,秀丽堂皇。且不说两壁上气象万千的浮雕,单就一根由石笋和钟乳石衔接起来的石柱,就使人感叹不已。一根顶天石柱,紧紧压住神龟,神龟不甘受压,怒目回首而视,好似惟妙惟肖的雕塑品。它高丈余,花纹细密,莹光四射,《西游记》中描写的龙宫之宝——定海神针也莫过如此。
 
5.2.2
    “宝葫芦”    

        长江流过湖北省黄石市后,两岸丘陵逼近江边,沿江平原的面积非常狭窄。过了武穴以后,长江沿岸平原的范围逐渐宽广,和鄱阳湖周围平原联成一片,称为鄱阳湖平原,亦称赣北平原。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北起九江、都昌,南达新干、临川,西到新余、上高,东抵贵溪,广袤而辽阔,平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平原主要由长江和鄱、信、抚、赣、修等水冲积而成。地势平缓,海拔多在50米以下,周围丘陵环峙,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波状地,因此又像一个盆地。平原上河网密布,阡陌纵横,稻浪翻滚,村落相望,完全是一派水乡景色。(图83)

图83    鄱阳湖平原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古称彭蠡、彭泽、彭湖,后因湖中有座鄱阳山而改名。鄱阳湖湖面因季节变化伸缩性很大,历来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说法。在枯水期,湖面面积为500平方公里,洪水期间则可达390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南北长,中间宽,北部窄,好象系在长江这条“玉带”上的宝葫芦。浩瀚的湖水,从这个葫芦颈的大孤山旁流过,在湖口注入长江,长江从这里开始进入下游河段。鄱阳湖水域辽阔,水草丰美,饵料繁富,水温适度,极宜鱼类繁殖生长,是鱼类蕴藏量极为丰富的天然鱼库。湖内共有90多种鱼类,其中尤以体纤透明、味道鲜美的银鱼和肉质肥嫩、鳞下多脂肪的鲥鱼最为驰名,为鄱阳湖名产。此外,莲、藕、菱以及湖贝珍珠也是著名特产。鄱阳湖还是白鹤、天鹅、白鹳、黑鹳等多种世界稀有珍禽的理想越冬之地。世界濒临绝迹的白鹤,在鄱阳湖区有数千只之多。近年来,鄱阳湖的“观鸟旅游”举世瞩目,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鸟类爱好者和旅游者。(图84)

图84    鄱阳湖

        鄱阳湖是祖国大地的一颗明珠,朗日清风,天高云淡之时,鄱阳湖碧水共天,风帆浮隐,直接长空;排筏连绵,宛若游龙,它是江西四通八达的天然水利枢纽。每年洪水退后,鄱阳湖便袒露出无数浅滩湖州,上皆淤泥,是谓“漂田”,栽下秧苗,不须管理,只待秋后举镰。宋代王安石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中户尚有千金藏,漂田种粳出穰穰。沈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牙墙”,可见鄱阳湖区的繁富与丰饶。
        鄱阳湖水域宽广,浩浩茫茫,一望无际,有大海般的壮阔与雄美。“茫茫彭蠡春天地,白浪卷风湿天际”,如遇风雨,湖上风啸浪涌,波涛连天,铅云低垂,混沌一片。鄱阳湖风光旖旎,烟波浩淼,与奇峰绝壑的庐山、一泻千里的长江相匹配,构成大江大湖大山的浩浩气派。
        鞋山,又称大孤山、大姑山,在湖口县境内的鄱阳湖中,因其状如鞋,故名。鞋山为第四纪冰川期形成的大石岛。冰川在山谷中移动的时候,有时会遇到坚硬巨大的顽石不能将其拔起带走,而是从巨石上面或两侧流过,同时将巨石的背部磨光,留下深深的刻痕。巨石因此变得低矮如同匍匐在山谷中的绵羊,叫做羊背石。鄱阳湖中的孤岛鞋山三面绝壁,周围一里,竦立百丈,酷似一只鞋。这个鞋岛原是湖中一块巨石,当庐山上冰川顺王家坡谷地驰下时,遇到鞋山,从山两侧擦过,将它磨削成前阔后窄、形状如鞋的石山了。在鞋山上还有不少庐山特有的石英砂砾,显然,这是冰川搬运下来的。鞋山附近的湖滨,还有一石兀立水中,活象一只鼓眼弄腮、势欲跃入湖中的大蛤蟆,这就是著名的“蛤蟆石”。它也是冰川雕塑而成。石上许多刻痕都清楚的指示着冰川流动的方向。
        鄱阳湖汇集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等5大河流,形成庞大的鄱阳湖水系,大江小河几乎遍及全江西省,还扩展到与湖南、浙江、安徽等省毗邻的边缘地区,流域面积有16万多平方公里。鄱阳湖平原,系由“五水”的泥沙淤积而成,土地非常肥沃。从古至今,湖区人民不断的在这里筑堤围垦,修建灌溉和排水设施。这种围垦区,江西叫“圩”,也就是两湖地区说的“垸”。圩内阡陌纵横,村落相望,水乡色彩非常浓厚。在这个地区,由于居“五水”尾闾,入湖水道紊乱,因此,洪涝灾害也很严重。
        与水有关,鄱阳湖平原还长期流行一种血吸虫病,疫情非常严重。这种病,俗称大肚子病,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大病害。染上这种病,腹部膨胀,身体消瘦,到了晚期,男不长,女不育,最后失去劳动能力,直到活活折磨而死。我国南方12省市的平原水乡,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是最为严重的血吸虫病疫区。我国流行血吸虫病和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都有很长的历史。据近代学者考证,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和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等古医书中所谓“水毒中人”、“凡山水有毒虫”、“溪毒”,都是指的血吸虫病;所记载的疫区也都在长江中下游。1971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197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检查时都发现血吸虫卵,可以作为这些古代医书记载的证明。据血防工作开展之后的一次调查,长江流域约有300个县市是轻重不同的疫区;其中在江西34个县市里,解放前30年有1362个村庄毁于血吸虫病,2万多户死绝,31万人被夺去生命。
        为什么平原湖区流行血吸虫病呢?原来平原湖区多生长钉螺,它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卵随人畜粪便排出入水后,孵化成为毛蚴,毛蚴钻进钉螺体内,又发育成为尾蚴。当人畜和有尾蚴活动的疫水接触时,尾蚴经皮肤侵入体内,就引起血吸虫病感染。所以消灭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的一种有效办法。钉螺喜栖息在水流迂缓、杂草丛生、半年水半年干的湖荡、河湾和死沟废塘里。星罗棋布的湖泊、密如蛛网的港汊和渍涝地区,都是钉螺繁殖的场所。因此,结合兴修水利消灭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围垦湖滩,开渠填沟,疏浚河道,整理水系等,有大量的土方工程,可以直接用来埋灭钉螺,彻底改善自然环境。
        为了保护人民健康,解放初期,党和政府不仅派出大批医务人员深入疫区,免费给患者治病;同时在疫区开展了疫情普查工作,并且从中央到地方专门设立了“血防”机构,研究消灭钉螺的办法,还将这项工作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要求各地彻底消灭血吸虫病。在制订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时,也把它列为重要内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在结合兴修水利消灭钉螺方面进展很快,被评为全国血防战线的一面红旗。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泽东同志看到这条消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尧舜。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两首诗,生动而形象的描写了血吸虫病区的悲惨景象和消灭血吸虫后的新气象,有力的推动了各地的血防工作。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彻底消灭血吸虫病。
        鄱阳湖最大的支流赣江,纵贯江西全省,是江西省内河航运的大动脉。江西简称“赣”,就是由此而来。赣江主流,沙多水浅,在上游沙洲每宽达1000米以上,且有不少水土流失区,被称为“红色沙漠”,可见赣江泥沙之多。今天在湖口还有不少高达100米的沙山地形存在,表示更新世末期赣江来沙的丰富。入全新世沙积也多,在湖底平原上古有白沙镇,并有黄金采地名,表示汉时砂金丰富。由于来沙丰富,汊道两岸天然堤发育,使河口能伸延入湖中,成一鸟嘴状,使三角洲成“鸟足状三角洲”,这在国内并不多见。洪水期自然堤被冲断,高处形成一个个沙岛,使沿湖一片沙洲密布。自然堤间洼地,由于地势低洼,洪水期积水可深达3~4米,低水期呈一片沼泽地。这种自然堤间碟形洼地正是沼泽池塘分布区,但因汊道众多,故洼地面积不大,盛产鱼、莲、菱之类,称为“堑湖”。解放后,修堤围垸,合理发展围垦,保证湖面面积,鲥鱼、银鱼等随江水入湖,成为这里的名产。今天赣江三角洲正如民谣所赞唱的:“春天丘陵满茶花,夏天采荷照晚霞,秋天大地黄金谷,冬天渔网满湖洼。”赣江有章水和贡水两源,在江西南部的赣州汇合,才称赣江;然后往北流去,经过吉安、南昌等重要城市,纵贯全省。
        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大革命失败、革命形势异常危急的关键时刻,1927年8月1日凌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率领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一部分北伐军共约3万余人,在江西省会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八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昌以“八一”起义闻名中外,以诞生人民军队获得盛誉。南昌人民珍惜而怀念这个难忘的历史节日,全城都分享着“八一”的光荣。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塔,八一大道,八一公园,八一桥,八一商场,八一饭店……,踏进南昌,你怎能不记起这个伟大的日子?
        在南昌市郊,气势壮观的西山中段——梅岭上,有共产主义战士、江西人民的优秀儿子方志敏同志的陵园。他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革命战士的高风亮节,他在狱中以满腔爱国赤诚写下的《可爱的中国》和《狱中记实》,令人由衷敬仰。陵园的墓碑上,有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方志敏烈士之墓”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可是,你可知道,为了寻找烈士的遗骨,江西人民费尽周折。解放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江西组织了“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经过访问,得知烈士是在南昌市下沙窝殉难的。可具体地点何在呢?人们一筹莫展。1956年,江西化学纤维厂在下沙窝破土动工,突然发现一堆骨骸,共有79块骨头,旁边有一付生锈的脚镣。经过法医鉴定,认定了其中9块是方志敏的遗骨。因为,遗骨中两块髋骨,从耻骨的大小可认定死者是男性,根据巴尔达沙和苏莱氏表推算,死者年龄在30—40岁之间;从股骨的长度,按照马尔夫里埃氏表推算,死者身高为1767毫米;从骨质的松脆腐朽程度看,判断已掩埋了20年左右;从脚镣的重量看,烈士戴时为4斤,出土时因锈蚀只剩下3斤。从以上四点特征(年龄、身高、掩埋时间、脚镣重量)来看,与方志敏都是相符的,因此可作定论。1965年8月6日,方志敏就义30周年之际,烈士的忠魂终于得到了安息。
        南昌也是一座历尽沧桑的古老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这里已是“江南昌盛之地”,故名“南昌”,为豫章郡治所。由于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经济十分繁荣兴旺,成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所以南昌又名“洪都”,元、明、清各代均为江西省治。唐初著名诗人王勃,在他那篇才气横溢的《滕王阁序》中,写尽了南昌的胜状:“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后,唐代另外两个文人,王绪和王仲舒,也先后为滕王阁写过《滕王阁赋》和《滕王阁记》,史称“三王记滕王阁”。唐代古文运动领袖韩愈也专此撰写了《新修滕王阁记》,他赞道:“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
        滕王阁,与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自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创建以来,一千多年间,几经兴废,先后重建和修葺达28次之多。滕王阁原址在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系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洪州都督李元婴所建。李元婴被封为滕王,阁以其封号命名。滕王阁最后一次的厄运是1926年为盘踞在南昌的军阀邓如琢所毁,他害怕北伐军以滕王阁为依托攻占南昌城,便放火焚烧。从那以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看看古朴苍劲的“滕王阁”三字题刻。从南宋留传下来的滕王阁图可以看到,高阁矗立丘上,江水横陈阁下。而后随着江水的冲刷,江岸东移,滕王阁遗址便沉没江底了,明代以后的滕王阁建在城郭上。1942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根据宋画提出了自己的修建方案,但当时国难深重,重建的愿望未能实现。1983年南昌市人民政府重建滕王阁,全国专家云集南昌,献计献策,举行重建的奠基仪式。经过专家讨论研究,一致以宋式为佳。(图85)

图85    腾王阁

        今日的滕王阁体现群众性,设计的建筑面积周围用地,较原来大大扩展,以供众多的游人活动。新设计着意体现原来滕王阁的诗情画意。大门前广场上立有牌楼,牌楼匾额上书写“棨戟遥临”四字。入大门进庭院,映入眼帘的是中央的一方石牌,牌正面镌刻王勃《滕王阁序》全文,背面是《重修滕王阁记》。庭院四周长廊环抱。庭院后筑高台,巨阁乃矗其上。阁高25米,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全用琉璃瓦,异常瑰丽。阁层层可登,每层均有游廊以供眺望。登阁远眺,赣江、西山及南浦的景色尽收眼底。平视则“秋水共长天一色”,仰望则“落霞与孤鹜齐飞”,俯瞰则或感“下临天地”之势,或见“舸舰迷津”之景。
        下阁至高台,台两侧亭廊曲折,东侧有“挹翠”亭,西侧有“压江”亭,采用宋阁两侧之亭名。阁两侧有小丘,东边丘山有“文亭”。内立石碑,铭刻文天祥(江西吉安人)《滕王阁》诗一首:“玉云窗户瞰沧浪,犹带唐人翰墨香。日月四时黄道阁,江山一片画图长。回风何处搏双雁,冻雨谁人架独航。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高台临江处,建成城墙式,好似阁建在城墙上。新阁有历史文化展览室,并设有小宴会厅。国内外游人可在阁上,一边品尝南昌风味之美,一边体味王勃即赋之雅趣。新阁比历代都宏伟壮观,反映着时代的风貌。
        南昌东南郊,有一处古代画家的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在艺术上风格独特造诣精湛的大画家,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练,形象夸张,自成一格。他姓朱名耷,有雪个、八大山人等别号,是朱元璋的后裔。“八大山人”落款缀联很像“哭之”或“笑之”,含义隐晦,寄意深长。他的弟弟,叫朱秋月,也是一位著名画家,他与八大山人同时隐居在青云谱。艺术风格与乃兄相近,粗犷泼辣,劲拔有力。他署名“牛石慧”,草书形似“生不拜君”,以表示他对清王朝的反抗。
        解放前,青云谱殿宇失修,庭院荒芜,景况萧条。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修葺,面貌焕然一新,设立纪念馆。陈列室中有八大山人生前数百件书画作品,其中有鱼鸭长卷、佛相长卷,以及花卉、山水等,笔墨豪放,挥洒自如,是我国绘画艺术中难得的珍品。其中,以《孔雀图》最为引人注目。据说,这是八大山人的代表作。画面上画了两个秃头残羽的孔雀,立在光石的旁边;在画的上方,题了一首诗:“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诗情画意,充分反映了八大山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